小编:有关专家指出,泄洪是迫不得已的事否则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一场2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导致雷州市131条村庄严重受浸,受灾群众达62.3万人,直接经济损失达12.5亿元。灾情发生后,人们痛定思痛,对这场突如其来.
有关专家指出,泄洪是迫不得已的事否则后果更加不堪设想
一场2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导致雷州市131条村庄严重受浸,受灾群众达62.3万人,直接经济损失达12.5亿元。灾情发生后,人们痛定思痛,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灾害进行反思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,极端灾害性气候事件正在增多,长期苦旱的雷州西南 部出现了2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和洪灾,起初似乎有点令人感到措手不及。那么,当地水利防洪设施抗灾能力如何?群众防洪意识是否淡薄?带着一连串的问题,记者在湛江和雷州进行了采访。
水库泄洪下游变汪洋
记者在本月12日采访被临时安置转移在雷州市英利镇洪湖小学的灾民时,目睹灾民们所表现出的疑惑神情,至今难以忘怀。
村民们说,长期以来当地只有抗旱,从来没有发过洪水,所以万万没有想到会发生如此之大的洪灾。在大水持续上涨时,一些村民把猪、牛、鸡和电视、冰箱之类值钱的东西搬到二楼,个别人还不愿转移,直到村委会接到三防办的通知,位于该村上游的余庆桥水库水位已经临近警戒线,解放军官兵驾着冲锋舟赶来,才把余下的村民“强制搬走”。被“强制搬走”的村民,不相信洪水会冲毁家园,对洪水的破坏力和危害性认识不足。
洪水为什么会来得那么猛、那么快?当地有关专家和领导说,主要是两个原因,一是降雨量特别大,可谓倾盆大雨,一些地方一天就下了半年多的雨水,导致洪灾暴发;二是由于水库蓄水量猛增,远远超过原来设计的能力,尤其是大湾水库出现漫顶等险情,有关部门被迫采取措施紧急泄洪。大暴雨加上水库紧急泄洪,水库下游很快就是一片汪洋,有些村民想转移也来不及,被困在村里等待救援。有关专家和领导认为,泄洪是迫不得已的事,否则万一出现决堤后果不堪设想。
没决堤已经算是奇迹
雷州半岛西南部这次遭遇200年一遇特大暴雨洪水袭击,有关人士曾提出质疑:“当地长期干旱,水利防洪设施是否比较脆弱,或者说对洪水不设防?”就这个问题,记者与雷州市水利部门的领导联系采访,但都以救灾复产工作忙为由回避这个问题。据记者了解,作为水利工程,不管是长期干旱地区还是雨水充足地区,中型以上水库一般都是按防御50年或100年一遇特大暴雨洪水来设计、建设的。目前,湛江有中型水库21座,其中雷州市12座,占了湛江全市的一半以上。尤其是1999年省委省政府在湛江召开现场会后,先后投资数亿元加大了雷州半岛地区“改水治旱”的力度,雷州市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,该市主要水利设施普遍得到了加固、扩容,从而提高了抗灾能力。湛江市水利局工管科陈科长称,雷州市在遭遇200年一遇特大暴雨洪水袭击时,龙门等镇一天就降了当地半年多的降雨量,而按50年至100年一遇的防洪抗灾标准建设的水库,尽管有的水库出现漫堤,但始终没有发生过一宗决堤事故,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。
记者还了解到,目前我省的水利设施建设,资金筹措都是实行省里出大头市县出小头的原则,也就是说,主体工程建设资金由省里出,配套工程资金由市、县出。雷州市由于地方财政困难,出现了个别配套工程资金不到位的情况,因此有的工程主体绝大部分完成了,但个别配套设施还没有完备,如水库的管理房屋、配电工程、防汛公路等。
要建高标准工程防灾
为应对极端灾害性气候事件增多的趋势,建设高标准的防御特大自然灾害工程显得越来越重要,水利防洪设施则是防御特大自然灾害的主要组成部分。而建设高标准防御特大自然灾害工程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,资金从何处来?除了靠上级财政支持之外,当地财政也应出把力,否则,如雷州市个别水利工程那样,主体等绝大部分工程完成了,而属于县(区、市)级出“小头”的资金不落实,有的连配电工程等起码配套工程都完成不了,岂不误事?据了解,雷州市现有的12座中型水库,由于资金困难,目前东湖等两座中型水库仍没加固配套,至于其余的140座小型山塘水库,加固配套的工作更加任重道远。